因李白在此写下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”而闻名。桃花潭其实是青弋江的一段,东岸的陈村与西岸的万村隔潭相望,是两个明清徽派古村。古村老街上铺着不规则的鹅卵石,两侧墙壁斑驳,穿过狭窄的老街,就会见到清澈的潭水。
桃花潭,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处,南临黄山、西接九华山,与太平湖紧紧相连,因唐代诗人李白《赠汪伦》——"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"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,而名扬天下。 潭面水光潋艳,碧波涵空。潭岸怪石耸立,古树青藤纷披,春季绿韬如毡,桃花似火如霞,飞阁危楼隐约其中,犹如蓬莱仙境,又疑武陵人家。桃花潭四周点缀着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,屹立千年的垒玉墩,深藏奥妙的书板石、李白醉卧的彩虹岗、踏歌声声的古岸阁、青砖黑瓦的古民居......桃潭烟波使人陶醉,桃林春色让您留恋,移步皆成景、四时景宜人。
桃花潭风景区在1989年5月被省政府例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,2006年被省政府例为风景名胜区,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年又荣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。桃花潭镇也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。
县志《桃花潭记》称“层岩衍曲,回湍清深”,“清泠皎洁,烟波无际”。峭岩上古藤缀拂,烟雾缭绕,朝阳夕晕,山光水色,尤显旖旎。驾一叶扁舟泛游其上,一篙新绿,微波涟漪,足见“千尺潭光九里烟,桃花如雨柳如绵”。潭东岸,有东园古渡,系汪伦踏歌送别李白处,有明朝建踏歌岸阁,西岸有垒玉墩、书板石、彩虹岗、谪仙楼、钓隐台、怀仙阁、汪伦墓等景点。下游东岸有建于乾隆年间的文昌阁。阁重檐飞角,方圆八面,气宇轩昂,昔为文人兴会之所,游人登临极目之处。
踏歌岸阁位于泾县桃花潭东岸东国古渡的渡口,即汪伦送李白处。阁因李白《赠汪伦》诗中“忽闻岸上踏歌声”之句而得名。踏歌岸阁的平面布局既简单又奇特,底层为对直的通道,为便于路人休息候船,两侧砌有通长的卵石条凳。楼下向潭的立面为了框景,特意做成实墙,仅开一上部半圆下部平直的门洞,使路人的视线集中正对桃花潭。临街的一头为敞开到边的级级踏步,使较高而又拐弯的街道不显得闭塞。楼上靠河向潭的一面是窗台式栏杆,可以凭栏休息远眺;临街的一面为神龛挡住了视线。上楼的踏步设在两侧,与中间的通道之间用实墙截然分开,互不干扰。平面安排最奇特的地方是出阁的一面墙靠上游方向向里倾斜,有意将角削掉,让人们出阁的视线向河对岸垒玉仙墩的上游彩虹岗、钓隐台风景点无限舒展,使人们尽情饱览桃花潭风景中自然景观的精华。而出阁的一面实墙靠下游方向却向外伸出四五米,筑成城墙高台挡住人们偏离桃花潭景区和东园古渡的视线,这使本来从平面和立面上看都很对称的造型变得不对称,在自然弯曲、高低不一的桃花潭风景区这稍有不对称的平、立面形式,反倒跟周围环境十分融合,比那绝对对称的严谨布局更符合自然情趣!更显得山村的古朴和自由,与李白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也相投合。
中华第一祠是陈氏大姓翟氏宗族的祭祀之所。据记载,翟氏宗族明清两代,共有十五人荣登进士,举人上百,秀才上千。明万历年间,江南镇抚大将军翟国儒赴云南边疆平叛为国捐躯,祠堂被御赐“忠孝堂”。“忠孝堂”前后三进,占地千亩,建筑材料均为楠木,汉白玉石,其石雕和木雕世所罕见,被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“中华第一祠”。
文昌阁建于清乾隆32年,共三层,八角。一至三层分别高悬“盛世文明”、“文光射斗”、“共登云梯”匾额,是昔日翟氏宗族文武理学的丰碑,由于造型秀丽典雅,也是著名的景观之一。此外,诸如怀仙阁、万姓义门、鞑子楼、抚风会馆、司马第等古建筑也都有着十分重要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。
交通
桃花潭景区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。泾县汽车站有巴士到桃花潭,10元;也可打的前往约120元。
门票
普通票:70人民币 (1月1日-12月31日 周一-周日)
免票:1.2米以下儿童、65周岁以上老人,只需付10元/人综合费(包括来回摆渡船)
开放时间
07:30-19:30 (1月1日-12月31日 周一-周日)
电话:18618287330手机:18618287330QQ:409495537微信:18618287330抖音:房间数:7间
地址:安徽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桃花潭村扶风路24号